sky1980 |
2008-09-09 10:18 |
中国男排将年轻进行到底 一个秘诀将是立队
奥运会上,中国男排取得第五名,创造了男排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。奥运会后,为了备战亚洲杯,中国男排再度集训,从这次的集训名单看,中国男排决心将年轻进行到底。
本次集训中,老将施海荣和隋盛胜因为年龄关系退出新一届国家队,主教练周建安一口气补充了陈平(主攻)、梁春龙(副攻)、李睿(副攻)、李润铭(二传)、仲为君(接应)、寇志超(接应)、杨亚宁(自由人)7张新面孔,其中陈平、李睿、李润铭、寇志超是第一次正式入选国家队。
由于进入18人大名单的袁志、沈琼、方颖超、于大伟、姜福东和杨亚宁暂不参加集训,也就是说除了主攻崔建军和自由人任琦外,亚洲杯上我们能看到的中国男排全是新面孔,想要通过比赛锻炼新人的目的非常明显。
北京奥运会取得突破,得益于“快速、多变”的打法,而当年为了贯彻这种打法,国家队曾大批召集新人入队,尤其在今年上半年,焦帅、边洪敏等新人被大胆启用,在奥运会开始前半年多用新人担纲主力,中国男排确实冒了不少风险,然而事实证明,他们能够达到“快速”的要求。边洪敏不仅身高有优势,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把这种优势在比赛中发挥出来。近几年中国男排在副攻位置上整体高度并不明显,在国际赛场上与欧美强队的对抗中,边洪敏这样的队员更是极其“稀缺”的人物。焦帅除了有较强的组织战术进攻能力,网前的突袭威力也很强,而且他传球速度快,进攻组织相对分散。但是,年轻选手状态不稳定,所以施海荣、隋盛胜等定海神针也在队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这届“老的老,小的小”的国家队坚持住了一个“快”字,也就收获了奥运会上的成功。
从奥运会形势看,“快”也势必是中国男排今后将坚持的目标。施海荣、隋盛胜的离队让队里缺乏攻手,这次调入四名强攻型球员,当然是希望能发掘出符合中国男排打法的主攻和副攻。亚洲杯上,大胆使用这么多新人,在成绩上肯定会打折扣,但是从备战2012年奥运会的角度看,用新人,让主力调整休息的做法显然令人称道,毕竟大赛经验是新人们最需要的东西。施海荣、隋盛胜不在队里充当定海神针,小将们必须学着自己做自己的定海神针。
年轻的中国男排将年轻进行到底,也将“快”进行到底。
从网上看的,转给大家
|
|